塑料,一种我们正常的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材料,却同时也作为一种污染物质,在严重损害着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为对抗并最终解决这一全球性环境问题,在
日前,塑料污染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韩国釜山开幕。在为期7天的会期中,来自170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的4000人将就在今年年内出台一项旨在终结塑料污染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展开最后磋商。
此次会议是在经过两年的四轮政府间谈判后举行的。2022年3月,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续会在肯尼亚内罗毕通过历史性决议。这份决议授权联合国会员国组成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制定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开展磋商。这份国际文书将涵盖塑料从生产、消费到弃置的整个生命周期,被认为是自《巴黎气候协定》以来最重要的国际环境协议。
根据决议,各方将在2024年底完成谈判工作。本次在韩国釜山开幕的就是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也是关于全球塑料条约制定的最终轮磋商。这次会议被普遍视为向完全解决全球塑料污染危机发起冲刺的关键节点。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向釜山会议发表的致辞中强调,需要一项“雄心勃勃、可信且公正”的条约。他表示,任何协议都一定要解决塑料的生命周期问题,即解决一次性和短期塑料、废物管理,以及逐步淘汰塑料和推广替代材料的措施。
然而,达成最终的共识并非易事,不同国家与相关利益方在一些核心问题上仍存在很大分歧。如塑料的管制范围、初级塑料聚合物的管控、一次性塑料的定义和管理、条约是否应该包括限制新塑料生产以及资金机制的建立等方面。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当前人类每年大约生产超过4亿吨塑料,其中46%的塑料垃圾被填埋,22%管理不善成为垃圾,只有不到10%被回收利用,2000万吨塑料最终污染了湖泊、河流和海洋。
更加触目惊心的是,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到2017年全球共生产了92亿吨塑料,被循环利用的只有9%,约12%被焚烧,其余79%最终堆积在垃圾填埋场或流入自然环境中。这些塑料废弃物大部分难以降解,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出警告,到2050年全球塑料累计产量将增长到340亿吨,年塑料废弃物产生量约为3亿吨,“塑料污染的社会和经济成本范围在每年3000亿到6000亿美元,如果不采取行动,未来20年这一数字有可能翻一番”。
塑料垃圾数量、分布范围广,日益严重的塑料污染问题威胁着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夏威夷群岛与加利福尼亚州之间的海域漂浮着巨量塑料垃圾,面积约160万平方公里,被称为“大太平洋垃圾带”。此外,目前研究人员在北极海冰、藻类内部、微小的浮游动物、深海沉积物样本中甚至是人体血液中,都发现了微塑料。
更严重的是,由于塑料源自化石燃料、富含各种化学物质,其整个生命周期均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一系列危害。塑料生产还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3%以上,加剧了气候危机。焚烧塑料废物不仅会产生温室气体,还会释放致癌的二噁英、颗粒物和重金属,所有这一些都会损害生物健康。
据了解,目前全球已有140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禁塑限塑”有关政策。分析人士指出,寻找塑料替代品是从源头减少塑料使用、减轻塑料污染的有效途径,也是全球应对塑料污染危机的当务之急。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3年发布的一份报告说明,如果各国能够充分的利用现存技术进行深入的政策转向和市场转型,到2040年全球塑料污染有望减少80%。报告强调了发展循环经济所需的行动和变革方向,呼吁各国采取积极举措,加强塑料污染治理。
有研究预测,如果“全球塑料条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五届会议能够在关键性政策上取得一致,将非常大程度上减轻塑料污染的规模与危害。这些政策举措中,影响最大的是要求塑料制品至少含有40%的可回收材料。到本世纪中叶,仅这项规定就将塑料污染减少一半。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鼓励各国积极制定有关政策,如逐步推动可持续、可堆肥和可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对回收材料来财政扶持,对回收工厂提供财政激励等。此外,该机构还提出3项市场改革建议,即“再利用”“再循环”“重新定位和产品样化”。
“再利用”包括使用可循环的瓶子、实施押金退还计划和包装回收计划等,这项举措有望在2040年前减少30%的塑料污染。“再循环”包括取消化石燃料补贴、设计提高可回收性的执行准则等,这项举措可将可回收塑料的占比从21%增加到50%。如果回收利润增加,到2040年全世界可再减少20%的塑料污染。“重新定位和产品样化”,即利用纸张或可堆肥材料等替代材料,可额外减少17%的塑料污染。
2022年11月,中国政府同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在全球推动以竹子代替塑料产品的合作,推动减少塑料污染,为塑料污染问题提供了一项很具有实施潜力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