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塑料制品由于被经常使用、难降解等问题,成为绿色发展道路上一个不小的“绊脚石”。在《关于逐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实施之际,广东省政协委员萧东出《关于推进逐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实施意见,倡导“无塑”生活的提案》,建议应同时多方面推动“限塑”,在塑料制品的追踪回收和处置环节上更加着力,为“减塑”、“无塑”提速,为地球生态环境“减负”助力。
塑料制品由于被长期严重过量的使用,是目前对生态环境构成极大危害的白色污染物料之一。塑料制品难以分解,在生态环境中不断地积累,尤其是海洋环境,塑胶污染已使得海洋生物深受其害。据有关报道,每3只海龟,就有一只吃过塑胶;90%海鸟体内含有塑胶;48种鲸鱼和海豚的体内发现各种海洋垃圾碎片,当中塑胶占据46%。
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我们国家物流业务量激增,去年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7000亿件,这其中,需要用到的塑料包装制品数量惊人。萧东文建议,可以片区或社区为单位,规定对有关的塑料包装品进行回收。由于物流行业是从发件人到收件人的“点对点”服务流程,因此可在收件终端设置一些专用回收筒,以便在包裹拆卸后,即可将有关的塑料品收集、回收,并进行二次利用或统一处理。
“塑料制品对碳排放、对生态系统的白色污染等问题一定要活得追踪性的关注。”萧东文建议,政府应严格落实监管回收塑料制品的后续处置工作,确保回收的塑料品得到一定效果、安全的处理。
不仅要加强回收处置工作,“减塑”、“无塑”提速还应加强宣传教育。萧东文提到,有关“减塑”、“限塑”等环保行为,应当作为一种思想品德教育,在学校尤其是小学里进行推广。将有关塑料品和其他材料对环境的影响,从日常生活小习惯的培养等方面做教育,让孩子从小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懂得该怎么样去保护生态环境。
在校园之外,萧东文认为应以社区、基层为节点,加强有关塑料品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危害的认识,和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减塑”教育和宣传。现如今,很多人对塑料用品的日常使用慢慢的变成了一种习惯,也并不清楚塑料对生态环境及人体的危害。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可以联合相关企业,开展大范围的基层宣传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更可结合线上、线下模式,使人民群众乐意去参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