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筷添碗,快乐过年!”随着年关临近,不少市民迎接新年采购新餐具时偏爱轻便不易碎的塑料制品,但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市民日常都存在乱用塑料器皿的现象。不久前,含脲醛仿瓷餐具被媒体曝光后,引起了人类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器皿安全性的重视,很多人仔细挑选中才发现,正规塑料器皿上都有一个带箭头的三角形标志,三角形里有一个数字,这些数字从“1”到“7”,对使用范围进行了界定,但很多市民不了解这些数字的含义 ,对于如何正确、安全使用也都是一头雾水。
据专家介绍,与玻璃、陶瓷等其他材料相比,塑料制品的生产中若使用劣质原料或超量使用添加剂,容易使一些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转移到食品里,风险相对较大。市民对于食品用塑料的“防毒知识”了解多少?市场上塑料产品标号是否正规?管理部门该如何监管?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
“小伙子,你手里拿的什么材料?”1月14日,记者在沃尔玛超市仔细翻看塑料饭盒说明,引起了市民马女士的注意。“塑料奶瓶没有毒吧?”马女士去年从即墨老家来市区帮女儿照顾小孙子,最近她听说仿瓷餐具的危害后,感觉草木皆兵。马女士说,以前总觉得奶瓶用过后蒸煮一下就消毒了,可最近又听说塑料奶瓶加热后会挥发有毒成分BPA 。看着超市里塑料奶瓶大都写着“耐高温”“允许蒸汽消毒 ”的广告,她更迷糊了,“到底是所有的奶瓶都不能加热还是说个别材质的奶瓶不能加热?是产品不合适蒸煮还是我的用法不对?”
和马女士一样对塑料毒性知之甚少的市民很多。记者在沃尔玛、家乐福以及居民小区采访了20名市民发现,80%的市民对于何种材质的塑料该怎么样去使用才安全说不清楚,但生活中却常常使用。对此,市民杨女士的说法很有代表性,“平常生活中就图用着方便。”
“根据规定,塑料产品在底部必须标示材质或者相关数字编码。”市质监局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工作人员介绍。不过,记者正常采访发现情况并不如此。
在沃尔玛、家乐福等超市 ,记者正常采访看到:饮料系列里,雪碧、芬达、七喜等饮料瓶身上都找不到标号,而崂山矿泉水、麒麟茶饮料、汇源果汁等产品的瓶底都标有“PET”或者“1”字样;餐具系列里,“丰铭”“金榕”“乐扣”等产品材质多标着“PP”,但并不是标在底部,多是贴纸或者写在商标签上 ,有些瓶身是 PP,瓶盖是PS,非常容易忽视 。此外,记者还发现,有些产品更是省事,全部标上PP,甚至是用料不精的垃圾桶 、塑料椅等。
农贸市场的问题则更让人担心。“塑料碗,一个3元!”在台东夜市上记者看到,不同花色的碗碟杯盏都摆在路边叫卖,价格从2元到10元不等。有些塑料餐具软硬程度不均,有的半硬不软,透过灯光能看到杂乱的夹层。记者询问有没有合格证,摊主直言不讳:“这类盆都是再生塑料做的,便宜但不耐高温。你放厨房洗刷,拌菜啥的没问题。”这些商品连QS标志都没有,更不用说使用说明和标号了。
“塑料回收看起来不值钱,但日常塑料制品卖得快,凭借量大一样能挣钱,进不了大商场就给小摊贩。”曾干过塑料回收生意的李先生透露说,牙刷、饮料瓶等废旧塑料被回收给垃圾处理厂后,先逐一分类,以便相同材质的塑料熔化成同质颗粒,再通过不同加工点制成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等化工原料。“废旧的塑料袋、塑料桶 、饮料瓶都能做。一车废塑料卖不了几百元,制成塑料颗粒至少卖1000元。要知道生产线上用新料和再生料每吨能差四五千元,生产低端塑料品当然优先选择回收颗粒”。
据李先生介绍,一些外省的偏僻乡镇就有很多进行塑料加工的家庭作坊。医疗垃圾、工业废料被简单加工成塑料玩具、餐盒、水杯等产品,再通过批发商业市场流向全国各地的低端市场,尤其是农村。
“瓶子都是从专门的塑料企业采购的,买回来时瓶子已经成型了。”当被问到饮料瓶底标号时,岛城一家饮料企业的有关人员解释说,纯净水、碳酸型饮料对瓶子的受压力等指标差异很大,饮料企业也不清楚瓶子的原料和工艺是否合格。
“不排除有些产品存在用回收料再利用的可能。”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冯绍华和记者说,考虑到成本问题,一些低端产品不可能用聚丙烯这样比较贵的原料,有可能存在以次充好的情况。如是这类塑料产品,建议还是不要非间接接触食物。
“目前管理部门只可以通过抽查等方式确保销售领域的产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正规商家销售的产品绝不会是废料回收再生的产品,市民可放心使用。”市工商局市场管理处严处长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说。市质检局食品处处长虞凯也介绍说,去年1月国家质检总局启动39种食品塑料包装或容器等制品的市场准入制度。相关文件下发后,质监部门就对青岛的塑料公司进行了多轮产品抽检,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塑料毒素不会导致某种显著疾病,但更应引起重视。”海慈医院营养科副主任杨红介绍说,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市民使用塑料制品不注意,比如用塑料袋装饭菜用微波炉加热。无法确定塑料袋是不是耐高温的,一些毒素容易进入饭菜。杨副主任介绍,不同于食物中毒等类似症状的快速反应,塑料接触的毒素属于慢性中毒,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接到相关病例,不过,长期错误使用塑料制品肯定对健康有害,尤其是肝脏肾脏等器官,“应该向广大市民普及塑料使用常识”。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非食品塑料被消费者当成食品塑料来用。这一些产品如果不用于盛放食物就不能说它是不合格的,这就给监管部门出了难题。市工商局市场管理处严处长表示,要想杜绝危害,最好的办法自然是从生产环节抓起,但管理部门不可能禁止那么多种类的塑料制品进入市场。一些规定也只是地方性规章,缺乏足够的法律上的约束力。建议国家对塑料制品进行立法,管理部门监管时才能更加有力。
虽然慢慢的变多的企业在出厂说明中注明了标号,但是由于没更详细人性化的规定,还是容易出问题。比如有些产品的标号说明只是简单附带了一张纸,消费者买回家后,附在包装上的标签纸就被丢掉了。更多的情况是,即使产品有标号,但没有具体说明使用时的需要注意的几点。普通消费者就没有办法区别从“1”到“7”标号不一样的产品的使用,也易引起误用。
塑料器皿在特定情况下会产生有毒物质,但是由于不明显,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忽视。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专家冯绍华教授对市民容易忽略的几个误区进行了专业方面技术上的点评和提醒。
喝完的饮料瓶装油盐酱醋,这种“废物利用”的习惯不光饭店、摊点有,很多居民在家也经常这样做。
点评:有色饮料瓶多数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并添加了多种有机溶剂后制成。聚乙烯、聚丙烯本身无毒无味,但聚乙烯一旦受高温或是酸性腐蚀就会慢慢溶解,并释放出有机溶剂,从而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
小张花10元在小摊上买了个喝水杯。这个杯子灌上开水后就容易有怪味,但是他一直没当回事,一用就是3年。最近,小张偶尔会头晕恶心。
点评:水壶 、水杯 、奶瓶等产品多是用聚碳酸酯(PC)制成。正规生产的产品对人体危害不大。但在制作PC过程中,如果原料中含有双酚A 没有完全转化到塑料中,遇热会被释放到食品中。双酚A是内分泌干扰物,对身体有害。
有些节俭的市民购买塑料饮水杯后不舍得更换,一用就是两三年。还有不少车主为了方便饮水,在车上放半箱矿泉水。
点评:被阳光曝晒或长时间存放在闷热高温的环境里,塑料制品易发生材质老化,并释放一些有毒物质。长时间喝这样的水,对身体有害。有些“PET”瓶子若装高温液体会变形,并会释放有害物质。
不少塑料器皿上都有一个带箭头的三角形标志,三角形里有一个数字,这些数字从“1”到“7”,对使用范围进行了界定。据了解,标有这些数字的器皿都是合格产品,但是若使用不当就会变成“毒物”。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专家冯绍华教授向大家解读了这些数字背后的信息。
常用来制作矿泉水瓶、可乐饮料瓶、果汁瓶等。因它只可耐热70℃,所以只适合装冷饮和暖饮。
它只适用于蔬菜、水果的冷藏保鲜,不宜放肉类、蛋糕等含有较多脂肪的食品,也不宜用微波炉来加热。
常用于碗装方便面盒、快餐盒。温度太高会释放有害物,不能放进微波炉加热,不要用它来装滚烫的食物,同时也不能盛放强酸性(如果汁)和强碱性物质。
它是用双酚A与碳酸二苯酯为原料合成,常用于制造水壶、水杯、奶瓶等。在制作PC过程中,原料双酚A应该完全成为塑料结构成分,不应在使用中释放,但不合格产品做不到,会有小部分双酚A没能完全转化到塑料中,遇热会被释放到食品中。对小孩、胎儿有害。